雪峰山之战(也称湘西会战)从1945年4月9日开打,要不是老蒋急着“祝捷”而命令王耀武打开口子放走了一部分日军,那次战役的战果会更加辉煌。
雪峰山之战战果辉煌,尤其是在青岩阻击战中,更是毙敌极多,高级将领在战后视察,发现被级别的日军已经被堆成了两堆,一堆一千二百头,一堆七百多头,这种堆法,在古代有一个很漂亮和霸气的名字,读者诸君应该都知道。
虽然京观壮阔,但是因为老蒋那道怪异的命令,很多参战的将士都对战果都不太满意:要不是老蒋作梗,一堆就不止成百上千了,要是能把五个日军师团都堆起来,那才叫完胜!
时任第四方面军第十八军十一师师长的杨伯涛是个暴脾气,他不但经常骂黄维是个外行,还在战犯管理所痛斥当年的第四方面军司令官、被俘时为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的王耀武:“你是日本人的功臣,你是中国人的罪人!”
杨伯涛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他那样评价王耀武,确实有些过分,因为雪峰山之战王耀武居功至伟,并不能因为他奉命打开包围圈缺口就说他是罪人——王耀武不下令,老蒋也会直接给军长师长下令,那时候背黑锅的可能就是杨伯涛或李天霞了。
王耀武只能无奈苦笑:“我是奉蒋介石的命令,你是奉我的命令,所以蒋介石要负责任,我也要负责任。此事对你来说,没有什么关系。”
杨伯涛不依不饶:“我当然要负责任,放开口子,最后还是我的命令。如此看来,我们这些人,都是民族的罪人。”
杨伯涛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将军,他一辈子都没原谅黄维,最后却理解了王耀武,两人都在1959年第一批特赦,又都留在北京当了全国政协委员、文史专员——李以劻的回忆文章可以作证,王耀武并没有在那特殊的十年被冲击,也没有被前妻气死:王耀武是得了帕金森,新婚妻子对他也十分尊敬和爱护。
实事求是地讲,雪峰山之战虽然收官并不完美,但是一次战役歼敌三万(重创一个师团全歼一个旅团外加四个联队),缴获敌人军旗九十余面,己方伤亡两万,牺牲的七千八百多人中,有军官八百二十三位。
这样的战果表明,当时王耀武指挥的第四方面军战斗力已经超越日军,牺牲军官比例之高,在历次会战中也十分罕见。时任第四方面军中将参谋长的邱维达在《我对湘西“雪峰山”会战的回忆》(刊发于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九十辑,本文黑体字均出于此)中描述:“麦克鲁将军找到我军一位战士问:你们这场战争是怎样打胜的?战士回答说:我们的祖国领土被日军侵略践踏,作为国民一分子,保卫国土,消灭侵略者,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只有奋勇杀敌,把敌人赶出去,才能生存。麦克鲁伸出大拇指说:‘中国人有志气!中国军队是好样的!’”
邱维达说的这个麦克鲁,就是当时的“美军在华作战总司令部”少将司令,美军在雪峰山会战中,也有相当大的贡献:“中美混合作战司令部,由洪江转移至安江,俾全面指挥作战。在溆浦县设前进指挥所,由方面军参谋长邱维达负责。参加作战兵力我方动员陆军六个新装备军,四个突击纵队,两个重炮兵团,空军一个中美混合团和两个轰炸机大队,还有美军后勤支援部队,共约三十余万人。”
我们看一看邱维达笔下雪峰山会战的第四集团军建制,就会发现其中名将云集,却并不包括那个被吹上天的张灵甫:陆军第七十四军施中诚部,配属榴弹炮一个团;陆军第一百军李天霞部,配属山炮兵一个团;陆军七十三军韩浚部,配属山炮兵一个营;空运到芷江的新六军廖耀湘部位战略预备队;另有重榴弹炮兵第二团、野战炮兵团、高射炮兵营,分别配置在江口、石下江地区,以主火力支援七十四军、一百军和七十三军作战。
芷江空军基地中美混合航空兵第一团,侦察湘桂、粤汉沿线敌军动态,并轰炸敌后方交通枢纽以及车站、仓库等设施;美军派来的通信联络机中队,在安江开辟临时降落场,归中美联络司令部使用;兵站补给司令部仍以芷江为补给基地。接收美军空运补给物资,对第一线各军师和第二线各军设立补给分站进行物资补充。
王耀武的第四集团军可谓兵强马壮粮弹充足:“美军作战司令麦克鲁、参谋长巴特鲁、方面首席联络官金武德,中外将校济济一堂,共商歼敌大计。我航空兵轰炸各大队对深入雪峰山地区之敌军阵地侦察、轰炸……发现敌后方有敌集结或运动,立即轰炸。昆明伞兵纵队马思恭部,已空运一个大队到达芷江集结。从第六战区调来支援的第十八军先头师已到达辰溪附近。”
进入1945年,已成强弩之末的日军,面对粮弹充足的第四方面军,一点都嚣张不起来了,他们所谓的“武士道”精深也早已荡然无存,四方面军参谋长邱维达居然为俘虏太多有些发愁,还因为没有管理俘虏邓发经验而出了不小的乱子:“敌屡次试图突破,均被我扮碎,俘获愈来愈多,辰溪集中营已人满为患。将战俘转送贵阳、重庆途中,出现一件不幸事件。我警卫第一营第二连连长胡定国押送战俘车队前往贵阳,车抵玉屏时。俘虏抢夺我押解人员枪支,杀死中尉排长一人,开车美籍驾驶员二人。”
日军俘虏不老实,那些负隅顽抗的日军更是狡诈凶残,他们甚至会故意竖起白旗,在受降人员靠近时突然开火。
虽然王耀武没有下令不接受投降,但麦克鲁、巴特鲁以及空军中美混合团司令李梅和贝克上校却急眼了,他们出动三个轰炸机大队,对长沙、株州、湘潭、衡山、衡阳以及湘桂沿铁道线各站城市据点、水陆交通码头进行地毯式轰炸,贝克上校自信满满地表示:“现在敌机白天已不敢活动,制空权完全在我方控置。请转知地面部队安心作战,空中掩护完全由我空军负责。”
中美混合空军掌握了制空权,所以王耀武的部队甚至可以在发现敌人集结的时候呼叫空中支援,敌军躲入雪峰山森林也藏不住。
王耀武和邱维达向各军、师下达在日军投降时“不要上当受骗”的命令,又让中美空军混合团从6月15日开始使用凝固汽油弹,对雪峰山地区敌军进行地毯式反复轰炸,“清扫森林”,也就是连人带树全部炸平、烧光。
从抗战前期的被动挨炸,到完全掌控制空权,第四集团军打日军变得得心应手, 于是就有了七十四军五十七师6月19日在洞口、江口青岩全歼日军一个联队、击溃一个联队的战绩。
当时王耀武和美国将军收到捷报还有些不相信,于是何应钦、王耀式、麦克鲁、巴特鲁、金武德、邱维达、莫德惠、邓文仪、马崇六、施中诚和二十多个中外新闻记者,称作两架武装直升机飞到现场核验等二十余人,七十四军五十七师一七一团第二营营长李光亮指着一大堆敌人尸体介绍:“这一堆尸体虽然不能讲话了,它是这次肉搏战最好的见证。”
将敌人尸体攒堆,这也是一项发明:“参观者听到营长的说明,都停住脚步,反复观看,新闻记者摄影记者忙得不亦乐乎。巴特鲁走近死尸堆数了一遍,足足有一千二百具。连连说:‘真了不起!’我们走到青岩脚下阵地,又发现一堆死尸,也有七百多具,其中有大校(大佐)衔军官一名,可能是个联队指挥者。”
第四方面军气势如虹,但老蒋却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雄才大略,他居然“较好就收”,命令王耀武把包围圈打开一个口,放仍在顽抗的日军逃走。
6月20日深夜,邱维达在溆浦指挥所接到王耀武电话,表示要在胡琏第十八军方面打开一个缺口,邱维达表示这个命令他不能执行:“如果你们真要这样干,我作为幕僚长,利害得失我不能隐瞒,我不能执行,请你直接打电话传诉部队行动。”
谁下命令,谁就会成为罪人,王耀武在老蒋和何应钦的威压下,只好越过邱维达,直接给前线各军、师下令,于是洞口公路方面的口子开放了,王耀武也被杨伯涛骂了好多年,王耀武也是有苦说不出:如果他坚持要把包围圈里的日军全歼,老蒋和何应钦会不会直接撤了他的司令官职?老蒋十分荒唐地“网开一面”,究竟是为了什么?
广州炒股配资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