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风潇潇
编辑|忆梦
没想到在2025年暑期档能够看到这样一部现象级赛车大片,它就是——
《F1:狂飙飞车》。
《壮志凌云2:独行侠》的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再次出山,被誉为“好莱坞最性感男星”的布拉德·皮特担任男主,连制片人都是F1七冠王刘易斯·汉密尔顿。
怎么会有翻车的道理?
该片首周末拿下1.44亿美元(含北美5560万+海外8840万),创下疫情以来原创电影最高开画纪录,在全球上的票房成绩相当可观。
而且难得能看到评价这么好的影片了,烂番茄89%,在豆瓣也享有8.5分的超高评分,算是年度好莱坞最高口碑的作品。
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却在内地市场上映6天后仅有9000万的累计票房,预测总票房也不过2.36亿。
要知道电影制作成本都高达17亿人民币,在内地日票房却只有千万,实在让人费解。
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01 效果燃爽,质感炸裂
电影班底与阵容如此强悍,自然有着可取之处。
能够走进影院的观众们,想必都被影片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所震撼了吧?
在这个特效时代下,我们几乎看不到这种90%的实拍镜头了。
为了保证真实感,剧组可是全程跟随2023-2024年真实F1赛事,在银石、蒙扎等8大赛道进行实拍。
所以你所看到的画面可不是靠特效就能实现的,而是实打实的赛场。
不仅如此,这次苹果公司改造iPhone传感器为微型抗冲击镜头,就是为了拍出高速赛车过程中,驾驶员的面部微表情、身体的动态效果。
而且在赛道埋设140个耐高温麦克风收录引擎轰鸣,这也是为什么从视觉到听觉都让人体验感绝佳的原因。
因此,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第一视角感受赛车的爽感,比赛的紧张感以及撞车时的刺激感。
到影片最后,观众也可以跟随男主桑尼的视角,仿佛在赛道上飞了起来。
真正的沉浸式体验,胳膊上的鸡皮疙瘩始终都在。
不过,像这类赛车电影难以获得内地市场的认可,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02 叙事老套,赛车文化太小众
其实这部剧的剧情,并不足以带给观众惊喜,无非就是讲述一个上了年纪的赛车手,重回赛场带领车队逆袭成功的故事。
每一部热血励志片都是这个套路,看个开头也就能明白后续的剧情走向了。
尽管这类影片的重点不在于剧情,但如果内容不够出彩,还是很难留住观众。
因为在内地市场,赛车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小众的题材。
尤其是F1赛事,关注的人并不多,也可以说中国在赛车文化这一方面并不盛行。
而且相比于《速度与激情》系列重视剧情的打造,像《F1:狂飙飞车》这类纯比赛性质的影片就显得缺乏竞争力了。
就连国产赛车影片,也只有《飞驰人生》系列还算成绩不错,这也是因为电影以喜剧为基底,观影无门槛。
另外,布拉德·皮特的这部新电影时长能有155分钟,将近3个小时。
除了比赛之外,还有大量的文戏,比如男女主莫名其妙的感情线,以及男二的成长线,这也导致剧情冗长,会让人感觉到疲惫。
要知道连《哪吒2》也不过才144分钟,像这类影片只有在节奏上保持紧凑,全片无废戏,才能让给观众坐得住。
为什么现如今短剧如此火爆?
这也是因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观众很难静下心来去看一部太长的作品,反而是短视频、短剧更能满足大家的诉求。
所以无论是国产电影,还是好莱坞影片都要明白与时俱进的重要性,让剧情更加精简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03 票房寒冬,好莱坞在内地缺乏号召力
整体来看,《F1:狂飙飞车》还算是一部优质作品,只可惜它没有在对的时间出现,但凡电影早5年上映,恐怕票房都有机会冲击10亿大关。
但这两年内地市场对好莱坞影片是越来越不买账了。
一来是因为国产电影就足够满足大众的诉求。
尤其是内地工业片的崛起,再加上好莱坞影片缺乏创新,让观众意识到原来外国电影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天花板。
二来是因为观众群体越来越年轻化了。
像阿汤哥、布拉德·皮特这类老牌国际巨星,在内地的号召力也在持续下滑。
对于年轻观众来说,明星不是他们选择电影的关键,重点是IP的打造和内容符不符合时代思想趋向。
所以我们会发现《哪吒》系列成为新的“顶流”,《好东西》、《热辣滚烫》等女星影片也有着不俗的竞争力,反观《碟中谍8》、《白雪公主》等好莱坞作品,票房都相当惨淡。
由此可见,即便是制作再好,投资再大,作品无法与时俱进,那就只能被时代抛弃了。
正值票房寒冬阶段,好莱坞影片想要在内地市场得到观众的青睐,就要好好思考要如何破局。
在我看来,保留传统叙事的精髓,又能以创新的方式为卖点,就有着一较高下的潜质。
如果两者都没有,那也别怪内地观众无情了。
04 结语
《F1:狂飙飞车》作为一部剧情中规中矩,但视听效果拉满的影片,预测总票房只有不到3亿,还是有些太少了。
其实电影达到7、8亿票房的水平还是没问题的,只可惜现在好莱坞在内地没有号召力,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还不错的影片难以获得认可。
但这样的危机并非不是一件好事,总是固步自封,高高在上的话,那么未来的好莱坞只会越来越差。
相反的,如果能尽早意识到问题所在,尊重观众,尊重市场,拿出满满的诚意,好莱坞影片就还有崛起的机会。
正如电影男主对赛车的坚持,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追求在极限时的忘我状态,那是源自于内心的热忱。
少了这一点,无论在哪个行业都走不长远。
电影创作,亦是如此。
广州炒股配资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