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如今在相声界的地位,就像娱乐圈里的顶流组合,自带流量光环。不少相声演员都把这儿当成梦想舞台,尤其是那些从德云社自家培养体系走出来的年轻演员,个个生龙活虎。当然,也有实力派老演员选择加盟,像早年的王文林、刘文步,后来大火的杨进明,甚至连向来独来独往的杨议都曾传出过要加入的消息。这就让人忍不住琢磨:是不是老相声演员退休后,都想在德云社的舞台上再闯一番天地?
其实这事儿真不能一概而论。先不说那些和德云社有过矛盾的老演员,就算是跟郭德纲没任何过节的老一辈里,也有人对德云社 “不感冒”,赵伟洲就是典型例子。提到赵伟洲,可能年轻观众对他印象不深,他不像流量明星那样话题不断,但论起相声功底,那可是实打实的 “硬核玩家”。他出身相声世家,父亲是 “文” 字辈的赵心敏,师父是文哏大师苏文茂,这背景简直是相声圈的 “豪门配置”。可人家没靠家世 “吃老本”,反而格外谦逊低调,就像武侠小说里深藏不露的高手。
赵伟洲早年和杨少华、谢天顺搭档时,就琢磨出了自己的独门风格,被行内人称为 “狗神”。这儿说的 “狗” 可不是贬义,而是相声里一种独特的表演风格,靠夸张的肢体语言和灵动的表情刻画人物,在相声 “怪卖坏帅” 的四大风格里属于 “怪” 的路子。他演起段子来,就像舞台上的烈火,每个动作、每句台词都透着一股子 “野劲儿”,却又野得恰到好处,难怪被称为 “狗神”,这头衔搁他身上,那是真没水分。
这么优秀的演员没进德云社,不少观众都觉得可惜。毕竟他的表演风格和德云社的热闹劲儿挺搭,而且郭德纲还曾公开说过,赵伟洲是他们那代演员里 “最会说相声的”。按理说这是 “双向奔赴” 的好机会,为啥他没去呢?其实这跟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舞台上的他像个 “活火山”,生活里却是个喜欢独来独往的 “隐士”,不爱凑圈子里的热闹。就像有人天生爱往人堆里钻,有人就喜欢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待着,赵伟洲显然属于后者。
说到赵伟洲的本事,那可不止会说相声。当年杨少华能爆红,背后就有他的 “神助攻”。他给杨少华量身定做的《枯木成春》,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杨少华的星途。这事儿也暴露了他另一个隐藏技能 —— 创作能力。在相声演员里,既能说又能写的可不多见,他算一个。可惜后来杨少华要捧儿子杨议,就跟他拆了伙。这事儿搁一般人身上,可能得憋屈好久,但赵伟洲转头就去了侯耀文所在的铁路文工团。
在铁路文工团那些年,赵伟洲没找到特别合适的固定搭档,所以舞台上没太多让人记住的作品。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了表演压力,他反倒把精力全投到了创作上。侯耀文、单联丽、高玉庆这些演员演过的不少经典段子,背后都有他的笔墨。就像酿酒一样,沉淀下来的时间,反而让他的创作功力更醇厚了。
现在网上总有人喜欢拿德云社做文章,今天说这个要加盟,明天传那个有矛盾,说白了就是想蹭热度。可赵伟洲压根儿没往这方面想过。人家说了一辈子相声,退休了就想图个清静,物质上也没太高要求,何必去凑那个热闹呢?总有一些人觉得德云社是相声界的 “神殿”,好像不去那儿说相声就不算好演员。但说实话,好演员多了去了,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追求。
赵伟洲没进德云社,可懂行的观众照样欣赏他。台上他是风格火爆的 “狗神”,台下他是踏实低调的老先生。当年被搭档 “抛弃”,他也没纠结,照样活得云淡风轻。这种境界,在浮躁的娱乐圈里可不多见。所以啊,他加不加入德云社,真就是个人选择,跟相声水平高低没啥必然联系。那些替他 “遗憾” 的人,说不定人家自己正享受着退休后的自在日子呢。
真正喜欢相声的人,看重的是演员的本事和作品,不是看他站在哪个舞台上。赵伟洲这样的演员,就像埋在沙子里的金子,懂的人自然能发现他的光芒。至于德云社,确实是优秀的相声团体,但咱也犯不着把它神化,更不能拿它当唯一标准去衡量所有演员。毕竟相声这门艺术,海纳百川才有意思,不是吗?
广州炒股配资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