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手油污的汽修学徒,到战友信赖的保障尖兵,联勤保障部队某部二级上士鲍健,始终在用行动诠释着军人的担当。 这位技术精湛的驾驶班班长,扎根山沟不言苦,多次将“联勤尖兵”的荣誉收入囊中。
鲍健近照
高中毕业不久,鲍健就在老家附近的汽修厂当起了学徒。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就连指甲缝里都是黑乎乎洗不掉的油渍。日子虽苦,鲍健却实打实地学到了真本事。
鲍健的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当兵去”的念头深深烙印在他基因里。2014年,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的政策宣传到家乡,鲍健果断报名。由于肯吃苦、技术精、脑子灵,鲍健很快在部队脱颖而出。
一次,单位车辆出现故障,稍有耽搁就会影响后续任务。
“我学过修车,我来试试。”刚执勤下岗的鲍健主动请缨。根据驾驶员描述的情形,他拧拧这、看看那,初步分析原因后,随即钻到车底。“是离合器片烧坏了,我可以修。”鲍健斩钉截铁地说。
更换离合器是一个繁琐的过程,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凌晨三点多,车辆终于修好。
类似这样的应急处置,就连鲍健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次,每次他都能凭借精湛的技术顺利完成。这不仅源自学徒时积累的经验,更是因为平时的较真与钻研。
几年前,鲍健所在部队组织群众性大比武,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他对叉车该怎样开却一时半会摸不着头脑。
成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操作不熟练就去学,训练时,鲍健仔细观察战友的操作,暗暗记下每一个动作之间的转换与衔接,而后利用别人休息时间反复练习。时值盛夏,地表温度高达40℃,但训练场上每天都会看到鲍健加练的身影。个子小、训练猛、皮肤黝黑、眼里有光的鲍健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小钢炮”,“别看鲍班长瘦,人家连骨头里都长的是‘肌肉’,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倔强。”同班战友张铭宇这样评价。
通过训练,鲍健的成绩显著提升,最终在群众性大比武中夺得“联勤尖兵”荣誉,年底荣立个人三等功。
“鲍班长、鲍班长,钩机出现不明原因漏油了,麻烦来一下。”对讲机里传出车场值班员的呼叫声。“马上到!”鲍健一路小跑奔向车场,继续在他热爱的岗位上全力冲锋。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汪超
责任编辑:王祎
广州炒股配资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